初中的孩子处在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转变期,对个体成长而言,初中教育尤为重要。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洛阳二外于2005年设置校本课程,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校本课程坚持符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课程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对课程资源进行综合性组合和自主性选择,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从原来英语歌、美术、书法三门课程逐步发展到每学期18门课左右,课程种类日益增多,课程内容日益丰富,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3月13日中午,我校在运动场成功举行了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课程选修报名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现场自主选课、报名。《游古都,做导游》、《四大名著金曲赏析》、《花球啦啦操》,还有《中式传统动漫制作》、《走进美国》……内容各异、设计精美的18门校本课程深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下课铃声一响,他们就奔向操场,瞬间就把报名桌“包围”起来,不仅踊跃报名,还帮助老师卖力宣传,而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老师们更是积极配合,主动参与。
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二下午第四节课统一开设校本课程,教学处、教科研室根据学校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及老师自荐安排授课,学生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校教科研室负责校本课程的规划、审定、评价。校本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为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由最初的心存疑虑、观望等待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我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很多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优势并不明显,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摸索着、实践着、积累着,与校本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我们教育的立足点远远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探索什么。在校本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直接参与实践,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做学习的主人和主动学习的滋味。校本课程的开展,不强调严格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坚持开设校本课程是我校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探索优质教育途径、丰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学校推进特色化发展、打造教育品牌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倾其所有授其所会、展其风采,让每个孩子学到适合自己兴趣发展的课程,在课业负担相对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调节其身心发展,让孩子换一换头脑,轻松、自然的多方位完善自我,也为校园生活注入了欣欣向荣的灵动活力。
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对学校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挑战。基于此,我们想,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新形势下,我们所作出的这些努力和尝试,为孩子全面充分而富有个性地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保证,但还远远不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打造全新的课程模式,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是二外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我们将为每名学生创造适合的课程而不懈努力,让校本课程绽放孩子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