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信息

推荐阅读《把“神秘”当成最美妙的事》

更新时间:2016-10-13 09:45:17点击次数:1734次
——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李红新

    “小孩子懂得什么?”当我们大人“搪塞”不过去、被孩子们的问题“难住”时,不是认真思索孩子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而是不屑一顾地这样认为。但这样做对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开拓者。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生下地一团漆黑,过不了几年,如果没有受过母亲、先生和老妈子的愚惑,便把一个世界看得水晶样的透明。他能把您问倒,这有什么羞耻?倘使您能完全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便取得一百个博士的头衔也不为多。”

    现在想想,对孩子们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去回答,可能是因为我们大人认知有局限性,或者是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或者是我们大人活得太现实了,太没有想象力和联想力了。我们有时能够感觉到,自己回答得苍白无力又没有水平。

    不能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我们可不能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那是他所掌控得不多的资产,也是他目前价值观里极重要的物品,这是有大企业家捐助教育一亿元的慷慨大方。他极尽思索、花费时间折叠了一个漂亮的纸飞机却飞不起来的时候,是有齐博林制造飞船不成功时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会像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找不到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责骂,连在梦里也觉得像法国革命那样的恐怖。他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字想得满分没有得到,仿佛是竞选大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他想让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他会像是青年人的恋人被别人夺走一般的伤心。因此说:“人人都说小孩子小,谁知他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先生在《糊涂的先生》中还这样写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哪儿来火轮?哪儿来电灯?哪里来的微积分?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的是当时的教师,但对于现在的许多教师来说亦是如此。在今天,也常常听到学生问:“老师,能不能把夏天的热量收藏起来,到冬天用?”“老师,为什么1+1=2?”“老师,在我国国内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就只有莫言一个人?”“老师,我国现在是体育强国,能不能也成为数学强国?”“老师,有代替石油的大量能源吗?”“老师,地球是怎样来的?”“老师,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老师,人类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老师,月球的主权属于谁?”

    这些问题提得多好啊!问题是探究的开始,问题是发现的开始,问题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创新的开始。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爱提问题。可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所表现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有的老师态度很积极!有的却无动于衷,认为不值得理睬,敷衍几句、随便支走学生算了事!有的不耐烦,粗暴地顶回去,教训孩子不要瞎想!有的说:“考试绝不会考你问的东西,你就好好把功课学学吧!”还有的说:“你就干点正经事吧,别净问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用!”更有甚者,指责讥讽学生“钻什么牛角尖”……

    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讲,就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是特别强烈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一定要注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护和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提出疑问。疑问是不可怕的,提出疑问是可喜的。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所蕴含的知识是广博的、是前沿的,甚至是玄奥的,已经超越了家长、教师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现有的解答能力。这不可怕,我们可以带学生一起上阅览室去翻阅,一起进图书馆、资料室去查寻,可以上互联网去搜索,可以和同行研究探讨,还可以向专家学者甚至尖端人才请教。即使这样仍解决不了问题也没关系。因为问题的答案固然重要,但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更重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至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一种进步,一种提高。

    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刻,不管对任何事物,只有先提出疑问,才会有找出解答疑问的办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我们应该倡导的正是这种不断提出疑问不断探索的好奇精神,这是人类科学、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源泉。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惊讶,那就和死了一样,和一支掐灭的蜡烛没有不同。’唉,如果人没有了梦,没有了疑问与探索,没有了想象,那生活该是多么的乏味和无聊!的确,没有疑问与探索,也就没有了人类的科学与文明。我们今天所不能回答的疑问、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待你们及后人接替我们继续探索。切莫小看了自己啊!也许你就会在不久的明天告知我一个完美的答案。”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会了疑问,具有了探索的能力,创新也就奠定了基础。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并不遥远,创新人人可为,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时不有。创新的成果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思维、新设想、新理论、新方法,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重在一个“新”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作出新颖、独特的解答,作文中新颖、独特的立意和构思等,也都在创新的范畴,甚至于解决问题的角度新也是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习惯思维、不是直线思维,而是开放性思维、是逆向思维,是多角度的思维,是全方位的思维。我国古代司马光砸破水缸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创新事例,因为正常情况下,救人是要人离开水,可当司马光发现小男孩掉到水缸里的时候,自己的能力不能把小男孩从水缸里救出来,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堆石头,就想起了用石头砸破水缸救人的办法,这一办法一反常规,他是让水离开了人,同样达到了救人的目的,这就是创新。还有过去小学语文课本里讲的乌鸦喝水、树洞中救足球的故事等,都是创新的典型事例。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又具有时代特征。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中国梦实现与飞翔的翅膀。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巨变的时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突出当代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责无旁贷,教师责无旁贷。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我们做老师的,在教育观念上一定要与时俱进,常读书,勤思考,勇于、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如实、深刻的反省,要善于总结自己、同行的成功经验,将疑问、探索、创新作为自身不断充实、成长的思考方式。同时也要启发学生将疑问、探索、创新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还要为学生创设营造疑问、探索、创新的广阔天地,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疑问、去探索、去创新。课堂是学生疑问、探索、创新的主战场,但它不是学生疑问、探索、创新的唯一途径。疑问、探索、创新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真正学会提出疑问,学会探索未知。今天的学生将要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变迁的挑战,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务必要鼓励学生疑问,引导他们探索,成就创新型人才。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长)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9/15/content_441901.htm?div=-1报道链接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28815号    旧版入口 洛阳网站建设 :恒凯科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