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信息

关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更新时间:2016-10-13 10:33:34点击次数:2101次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从2015年起,将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为监测学科领域,每三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两个学科,每年测试时间在6月中旬。今年监测科目为数学和体育。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共十三条,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原则、学科、对象、周期、内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监测要确保结果客观准确】
 
  监测的目的是客观反映学生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深入探究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政府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实施监测必须遵循客观性、规范性、引导性的原则,以确保监测结果客观准确。
 
  【监测以义务教育四、八年级学生为对象】
 
  依据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考虑相关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确定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为监测的学科领域。考虑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各学科的划分情况,以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学生为监测对象。
 
  【监测周期为每三年一次】
 
  每三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两个学科领域。具体安排是:第一年度监测数学和体育,第二年度监测语文和艺术,第三年度监测科学和德育。每年测试时间在6月中旬,具体时间在当年测试方案中确定。
 
  【监测内容主要集中在六个学科领域】
 
  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领域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监测内容着重测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语文重点测查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数学重点测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科学重点测查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科学问题的探究、解释、解决,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体育重点测查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兴趣与态度,健康、睡眠和锻炼习惯等状况。
 
  艺术重点测查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民族艺术作品特点、中外艺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了解、理解,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喜爱,以及艺术活动的参与等。
 
  德育重点测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基本国情、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的了解,对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在监测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等六个学科领域表现水平的同时,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包括学生因素(如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时间投入等)、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等)、学校因素(学校资源与条件、教师教学方式等)和区域因素(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教育管理等)。
 
  【监测工具包括纸笔测试和现场测试工具】
 
  监测工具包括纸笔测试工具和现场测试工具。纸笔测试工具分为学科测试卷和调查问卷。测试卷主要测试学生学业水平,时长为1个小时;问卷主要调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时长为30分钟,分为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校长问卷三种。现场测试工具主要考查学生的运动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所有测试题目平均分散于若干题本中,每个学生只需完成其中一个题本。
 
  【监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量大面广的实际出发,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一是主要根据人口总量、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抽取样本县(市、区);二是根据地理位置、城乡分布、学校类型等因素抽取样本学校;三是随机抽取样本学生。全国所有样本校均按统一要求,于规定时间,在本校进行统一测试。
 
  分层抽到的样本小学,选32名学生。样本初中,选64名学生。
 
  【监测结果划分为四个水平段】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答题的实际表现,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和具体描述,以反映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及相关要求的程度。具体是将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上的表现分别划分为水平Ⅰ、水平Ⅱ、水平Ⅲ、水平Ⅳ四个水平段。
 
  在划定表现水平和客观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基础数据报告、分省监测报告和国家监测报告三类报告。基础数据报告主要呈现以县为单位的原始数据汇总。分省监测报告主要呈现各省(区、市)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表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国家监测报告主要呈现全国学生相关学科领域的总体表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的突出特点:
 
  1.在学科和内容选择方面具有科学性
 
  选择监测学科时,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设立监测指标体系时以《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目标为基础,充分测查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同时借鉴了部分国家和国际项目的做法,监测的学科领域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表现,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的全面性。
 
  2.在对象确定方面具有针对性
 
  确定监测对象时,充分考虑了四、八年级是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两个关键期,而且在我国对各个学科学段的划分中能够分别代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生,基本能反映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3.在工具设计方面具有操作性
 
  监测工具针对不同监测学科分为纸笔测试和现场测试,既能测量学生的学科知识,也能测查学生的操作能力。题目编制上考虑了不同地域学生在文化、习俗、地理环境、教学材料、学习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题型广泛,难度恰当。
 
  4.在样本抽取方面具有代表性
 
  以分层抽样方式组织开展监测,充分考虑了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并经过了试点监测的实践检验。监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样本来源均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的样本县(市、区),能客观反映各地区人口总量、经济和教育发展及差异状况;抽取的样本学校,能准确反映不同地理位置、城乡分布、办学水平学校的差异状况;样本学生随机抽取,避免了监测结果出现偏差。
 
  5.在结果运用方面具有引导性
 
  监测结果除了呈现全国学生相关学科领域的总体表现,测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外,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课业负担、学校间和区域间的均衡状况进行测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监测的结果主要服务于教育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不与升学挂钩,不对学校和学生进行排队,有助于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要导向作用。
 
  6.在组织实施方面具有可行性
 
  《方案》明确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的职责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测试组织和过程监督,县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组织现场测试,有助于监测归口管理、规范组织、有序运行。
 
  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能在整体上把握国家教育质量状况,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是提升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太清楚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的“家底”、不太清楚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差异状况、不太清楚实施相关措施和经费投入的成效,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质量监测,以掌握教育质量的现实水平,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当前的教育行政管理更多地依赖于管理者或管理者群体的经验与直觉。个人化的感悟、个体化的经历、个别化的案例对于教育管理影响过大,不仅使决策随意性强、持续性弱、质量难保证,也影响了决策的说服力和公信度。通过开展质量监测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
 
  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还能克服应试导向的弊端,是推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的突破口。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制度,考试分数成为了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指标,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着以中考、高考成绩衡量地方“教育政绩”的倾向,这些原本承担选拔功能的高利害性考试被错误地异化为对基础教育实践的“指挥棒”,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监测,能克服应试导向的弊端,有效推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教育观念更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点。
 
  主要是要适应两个转变。一个是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质量,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开展质量监测,就是为改善教育质量提供基本信息。另一个是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变,现代化的教育治理要求将教育中的管、办、评三种职能适当分开,实现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评价是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对学校办学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目前来说,管和办的力量较强,评这个支柱比较薄弱,造成了政府和学校乃至教师行为的许多扭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评价也不是没有,比如“两基”国检,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主要是数量上的评价,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这是非常片面的,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所以开展专业化的质量监测,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完善教育治理的迫切要求。从工作层面上说,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一头是为了改善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管理,推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另一头是对学校形成正确的导向,推动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最终还是要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我国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的区别:
 
  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PISA测试在目标定位、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不同。在目标与定位上,PISA是基于未来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各参加国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的基本素养状况;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要了解在现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背景下学生对照课标的达成度以及总体发展状况。在监测对象上,PISA的测试对象是15岁学生;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四、八年级学生。在监测内容方面,PISA主要考察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全面监测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发展状况。在结果运用上,PISA测试结果通过国际比较,为各国了解本国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分析本国的优势与不足提供信息参考;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是根据我国国情实际设计,着眼于了解国家的总体状况、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状况以及部分政策措施乃至经费投入的成效,能为国家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的支撑。
 
  实际上,绝大多数参加了PISA等国际测评项目的国家,都基于本国国情设计、建立了体现本国意志的国内监测体系,都从多种渠道获取本国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如国际横向比较、国内不同时期比较、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学生比较),从而发挥监测对决策的影响。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中、高考等传统性考试有何不同?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主要着眼于客观反映教育质量现状,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而不以甄别与选拔学生为目的,与中考、高考等传统选拔性考试有根本区别。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测试目的不同。质量监测侧重于诊断、指导和改进,而中、高考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和甄别。二是实施方式不同。质量监测侧重于了解、掌握区域和群体的教育质量,主要通过抽取样本的方式实现,不对学校、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和排队,而中、高考则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并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和排名。三是测查内容不完全相同。质量监测不仅对学生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也对影响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而中、高考主要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四是结果使用不同。质量监测的结果主要服务于教育决策、改进教育教学,不对学生和学校进行排队,监测结果不与升学挂钩,而中、高考的结果主要供升学参考。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对学生和学校而言都是低利害测试,学生、学校没有必要为参加监测而进行专门的复习准备。我们所有的监测工具,无论在监测前还是监测后均保密,原因之一也就是防止测试题目流出,导致有学校组织学生提前操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我们希望进行教育教学常态下的监测,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这样对国家的教育决策才有参考价值。
 
  不能简单地说增加了监测、增加了学生测试,就增加了学生负担,关键还是要看监测结果的导向是否合理。监测的目的是改善政府管理和学校教学,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测查,所以它本身是要推动减轻学生负担的。反过来说,学生负担重与考试的次数并不直接相关,负担主要是心理上的,主要是考试制度不合理,学生就只好被动地学习,因为提不起兴趣,所以负担就会很重。传统的中考和高考制度就有这种弊端,两者都是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注重学科知识的考查,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总分累加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排队,“一考定终身”成为高利害性的考试,实际上是以考试代替了招生。相比较而言,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主要还是作为宏观管理的手段,反映教育基本面上的情况,目的是提高中小学自身的教育质量而不是向上升学,而且,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查更为全面。当然,中考和高考也在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会更加科学,但不管怎样改革,它们都是为上一级学校招生服务的,而教育质量监测则要求学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落实《方案》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在思想认识上要全面、正确理解教育质量监测。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得大家能正确认识到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目的和价值,支持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对贯彻落实《方案》和监测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2. 各地在操作实施上要科学、规范。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其对监测实施的操作程序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各地和相关部门要做好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监测实施手册》等相关材料,熟悉操作实施的流程和规范要求,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确保监测实施工作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客观。
 
  3. 要加强对监测结果的使用。应将监测数据结果作为政府决策、教育教学改进、督导问责的客观依据,真正发挥质量监测工作的价值。
赵忠义 整理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28815号    旧版入口 洛阳网站建设 :恒凯科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