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信息

语文教学新境界: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更新时间:2016-10-14 11:17:21点击次数:1458次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主体性、实践性等特点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空间,把读写带入新天地。

  研究性学习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而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也大致可分为选题--研究、讨论--写论文三个阶段。上《阿Q正传》这篇小说时,我首先向学生亮出引题:《阿Q正传》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名著?(要求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写成论文形式上交)然后放映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录像。课文(旧教材)仅节选了原小说的两章,学生们单凭这两章书和看录像的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实在难以下手,只好想方设法找原著和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有的学生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的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学习在无形中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单纯的小说阅读扩大到对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接着,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因为有备而来,因此学生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当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学生们发言的要点,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不断地引导学生精读有关语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言简意赅地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塑造形象的方法、语言特色等内容加以适当点拨,也是有益的补充。有了上面的基础,学生们再动笔写论文,就形成了一个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过程,读,不再枯燥;写,也不再困难。这全要归功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能力。

  (二)把研究性学习的灵活性、实践性特.表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级参与的热情,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新天地。

  《等待戈多》是西方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非理性"是剧作表现的核心内容,作品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额三倒四。这样的戏剧作品一般人读起来都觉枯涩乏味,如果课堂上仍采用传统的讲读方法来上这一课,效果必定不好。于是,我把排演课本剧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修改剧本以及表演的实践活动来理解课文,来思考荒诞派戏剧作品的特点以及与传统戏剧作品的区别。在这一场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以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热情研究剧本、揣摩角色、切磋表演技巧、交流心得体会。他们既是导演,又是主角,而老师是总指挥,组织演出,点拨、品评表演。学生课外排练,而课堂便成了戏剧舞台。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我、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机会。于是,高三语文的课堂里不只是老师声嘶力竭的讲课声,还有学生们声情并茂的念台词声、愉快的笑声和赞赏的掌声。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质疑思辨,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不能产生问题的阅读是没有个性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失败的阅读。要使学生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同时独立个性又得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养成质凝思辨的习惯。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的烧界》阐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文章的主旨在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就思想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学生无疑是极具启发作用从而产生"问题"的,如果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加以认真思辨,学生的收获就不仅是在阅读上,思维能力、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课前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读书治学,虽不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但也不能盲目轻信。这篇文章蕴含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请大家来质疑设问,然后再用这些"疑问"考考周围的同学,也欢迎大家来考考老师。

  原本是一篇枯燥乏味的哲学论文,现在却让学生兴致盎然。你设一问,我答一题,在前后两天的课上课下,"问题"层出不穷,涉及范围之广、探究之深让我一阵惊喜,一阵惭愧。由于本人对哲学问题探究不深,面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实在难以给出一个至少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于是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不断开拓思路,集思广益,双边互动,自然和谐。在这样一种民主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创新精神。、有的学生问:"中国的哲学主要是关于哪些方面的探讨,尤其是近代哲学?中因的哲学传统是什么?"显然,课本知识已满足不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旦确立起来,他们的学习潜力到底有多大呢?这问题太值得我们深思了。有的学生问道:"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哲学的现实意义似乎很微劳。事实上,"哲学"在许多人眼里是陌生地遥远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哲学的光辉普照在害苦众生身上从而完成"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任务呢?"这问号里所隐藏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人肃然起敬。又如:"课文倒数第二段说中国的圣人没有表演奇迹,只是做平常事,因为觉解高而具有超道德价值。圣人既然只是做平常事却能成为圣人,而一般人也是在做平常事却不能成为圣人,他们所做的事结果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觉解是高是低又有什么关系呢?说他的觉解病就成为圣火,这岂不是承认主观决定客观了么?"这间团充分显示了学生的独立个性,而充满理智的思辩正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无法产生的。

  上面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学生认真阅读,大胆质疑,勇于思辨的结果。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来就"问题"而读课文,该选修作品,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还有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只好存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到课堂外去找答案无疑是再好不过的尾。在整个学习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作为教改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路上积极稳妥地走好每一步。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28815号    旧版入口 洛阳网站建设 :恒凯科技
关闭